心理备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 心理学第几章内容是 心理备考

心理备考

2024-05-05 2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关键期问题。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横断研究设计

优点:适用性和时效性。大样本;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低成本,省时省力。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和组群效应。

二、纵向研究设计:

优点:能够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稳定和迅速变化的时期;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样本少、易流失;时间长引起的新变量;重复效应;成本高。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方式

对上述两种方式优缺点的取长补短。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决定论:

由遗传因素决定;否认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是英国高尔顿。

二、环境决定论:

由环境因素决定;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是美国华生。

三、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论

代表人物有德国施太伦和美国吴伟士。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理论)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是指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或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前者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因此,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2、教学应走在心理发展的前面。(略前性原则)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就是儿童的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时,进行有关的教学效果最佳。

六、心理发展观

1、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认知结构是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化四个概念。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活动的组织。图式最初来自遗传,是先天的无条件反射,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同化和顺应是图式发展的两种形式。

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是量变。

顺应是指主体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是质变。

平衡化是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的倾向;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实现的。

2、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二、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的四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点是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并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6、7岁):特点是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特点是掌握守恒,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逻辑运算,但需要具体事物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特点是具有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并运用推理解决抽象问题。

(二)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这部分需要记忆哦)

艾里克森认为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至(即心理社会危机);划分阶段的标准就是不同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

阶段 年龄 主要发展任务 克服 良好人格品质 婴儿前期 0-2 信任感 怀疑感 希望 婴儿后期 2-4 自主感 羞耻感 意志 幼儿期 4-7 主动感 内疚感 目标 童年期 7-12 勤奋感 自卑感 能力 青少年期 12-18 角色同一性 角色混乱 诚实 成年早期 18-25 亲密感 孤独感 爱 成年中期 25-50 繁衍感 停滞感 关心 成年后期 50岁以后 完善感 失望感 贤明、智慧

(记忆要点,关键词、关键字。如婴儿前期要信任,克服怀疑,有希望。)

三、其他发展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理论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之前):这个时期儿童不能作出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这个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他律是指道德判断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对行为作出判断时只看后果,不看动机。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对行为作出判断时更注重动机,不只看后果。

柯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判断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定向阶段,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第二,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并且难以实现。

第三,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顺序。

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早期的自我意识:1-3岁,生理自我意识期。

中期的自我意识:3-13岁,社会自我意识期。

后期的自我意识:13岁后,心理自我意识期。

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从生理自我意识向成熟的心理自我意识发展,就会形成“自我中心”型的错误观念。

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从社会自我意识向成熟的心理自我意识发展,就会没有主见,随大流,缺乏个性和主观创造性。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1)口欲期(0—1岁左右)婴儿的快感来自口腔的活动。

(2)肛欲期(1—3岁左右)婴儿要接受排泄大小便方面的训练。快感表现为忍受和排便。

(3)性器期(3—6岁左右)儿童的快感是对性器的分辨,产生对异性双亲的爱恋和对同性双亲的忌妒。

(4)潜伏期(6—12左右)儿童性欲倾向受到压抑,快感来源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5)生殖期(12—18岁左右)儿童兴趣逐渐转向异性,主要通过性行为或升华方式获得快感。

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如不能顺利地进行,停滞在某一发展阶段,即发生固着;或在个体受到挫折后从高级阶段倒退到某一低级阶段即产生了退行,就可能导致心理的异常,成为各种神经症、精神病产生的根源。

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与外动力的关系

内动力指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内在心理动力。

外动力指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六单元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早期发展是对个体长期发展影响最深远的阶段:

第一,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儿童早期是独特的发展时期,婴幼儿身体、心理、社会性和情绪都经历了特有的发展里程。

第三,儿童早期的发展变化既迅速又显著。

第四,个体发展的早期对负面影响(如营养不良、情感剥夺)最为敏感,且早期不良教养的后果可能持续终身。

关键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

第七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

1、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约130多年的历史。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德国的普莱尔(布莱尔)发表的《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也被称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3、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发展心理学的考点基本上都集中在第一节,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这个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加速期和关键期。需注意的是,婴儿的关键期只表现在感受系统范围内。

第一单元新生儿的发展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

新生儿的反射行为属于无条件反射,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具有明显的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它包括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定向反射等。

第二类是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它包括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和巴宾斯基反射等。

总之,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是他们先天具有的适应环境、保护自身生存的行为,有助于婴儿发展早期的社会关系。

第二单元婴儿生理和动作发展

一、婴儿的动作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

1.手的抓握动作:手的抓握技能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2.独立行走:独立行走使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主动性;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3、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着普遍的原则和顺序: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即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2)近远原则: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大小原则:即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发展,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发展。

二、影响婴儿动作技能的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物强弱、机会多少、愿望大小以及母亲的抚养方式等。

第三单元婴儿的学习

婴儿学习活动最早发生时间是胎儿末期,其思维的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学习方式包括:模仿学习;条件反射学习方式;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

第四单元婴儿的认知发展

婴儿的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婴儿期是各种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一、婴儿感觉的发展

感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

二、婴儿知觉的发展

深度知觉: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主要表现在心率变化和不敢爬向左侧(视觉悬崖装置试验)。

总之,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头三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干预和训练的关键期。

第五单元婴儿的言语发展

乔姆斯基提出了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

一、到了3岁末,婴儿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全部发音,能够使用复合句进行交流,基本上掌握了母语语法规则系统,掌握了1000个左右的词汇。

二、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

1.与婴儿言语交流的内容要贴近婴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般限于眼前的事物。

2.适应婴儿言语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采取诱导注意的方法。

3.适合与婴儿说话的语用技巧:句子要简短,且基本上合乎句法;语速减慢(增加停顿而不是每个词的发音拖长);话语多重复。

4.采用互动方式和促进发展的策略

第六单元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婴儿的气质

1.巴斯按活动特性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和社交性四种类型。

2.托马斯和切斯按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将婴儿气质类型分为三种。

容易抚养型: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

抚养困难型: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负性情绪多,情绪反应强烈,对新异刺激反应消极,缺乏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积极性。

发展迟缓型:适应环境慢,生活习惯变化慢,对新刺激感兴趣慢,兴奋慢,情绪通常不太愉快。

对困难型婴儿,需要父母有更好的热情、耐心和爱心,采取针对性的教养方式;对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二、婴儿的微笑

婴儿的微笑可分为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0~5周):婴儿出生1~2天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是反射性的,还不是社会性微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这时引起婴儿微笑的刺激主要是人的语音和面孔;对任何人 都可以报以微笑;这时的微笑已属于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这时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注意区分这几种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泣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是婴儿哭的原因。

四、婴儿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长期的分离焦虑会影响到婴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出现行为问题。

五、婴儿的恐惧

1、本能的恐惧:由于大的声响、突然的位置变化以及疼痛等引起的恐惧,属于本能反应。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由不愉快或痛苦的经验所引起的惧怕反应。

3、怕生(认生):由于陌生人接近而引起的恐惧反应,在婴儿6~8个月出现,又称陌生人焦虑。

4、预测性恐惧: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或“狼外婆”等

六、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扶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系,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一)婴儿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的婴儿依恋类型)

1、安全型依恋(65~70%),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反应积极。

2、回避型依恋(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

3、反抗型依恋(10~15%),又称矛盾型依恋或焦虑型依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是消极型依恋或不安全型依恋。

(二)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1)反应性。指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2)情绪性。指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

(3)社会性刺激。指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社会活动需求。

七、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标志。

婴儿到2岁,已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认识,可以用适当人称代词来称呼自己和他人。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是指3至6/7岁的儿童时期。

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主导他们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2.各种学习通过游戏活动进行

3.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游戏的理论:古典游戏理论和现代游戏理论

游戏的发展:机能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1.以主题游戏为主

2.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3.通过想象构建虚假游戏情景

4.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5.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非社会性游戏(独自游戏、旁观)、平行游戏(平行游戏)、社会性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

第二单元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幼儿记忆发展

1.记忆发展

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记发展速度快于无意识记;

以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

2.记忆策略

5岁以前的儿童很难运用记忆策略

5-8、9岁能够经知道运用记忆策略

10岁以后主动、自觉底运用记忆策略

幼儿后期运用的主要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

二、幼儿思维发展

幼儿思维的两大特征:

1.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

1.由近及远;2.由表及里;3.由片面到比较全面;4.由浅入深。

自我中心现象“三山实验”。

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是什么”变成“为什么”

幼儿概括能力发展

1.事物概念的发展;2.类概念的发展。

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1.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2.对熟悉事物简单推理。

三、幼儿想象发展

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会使想象得到显著发展

第三单元幼儿的言语发展

1.词汇的发展

词汇量增加,词汇范围扩大,词义的深化

3岁儿童的词汇量为一千个左右;6岁儿童的词汇量为三千个左右;7岁儿童的词汇量多达四千个。

幼儿掌握词汇的特点:笼统含糊;词义具体;概括性逐渐增加。

2.句法结构发展

理解句子的策略

语义策略、词序策略、非言语策略

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

从简单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汇多的短句

3.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从对话语向连贯语发展

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4.语用技能的发展

早期沟通的手势,听的语用技能,说的语用技能

四、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个性初步形成:明显的气质,兴趣爱好差异,能力差异,最初的性格

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自尊增长,自尊可预测以后情绪发展和适应性影响因素(父母教养、同伴关系)

认同的发展:意义和对象

第一逆反期

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

要求行为活动自由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

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13岁,属小学阶段。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

一、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

1、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2、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3、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4、“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包括: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以及为达到学习目标的计划、方法和技巧等。

二、学习促进小学生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三、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包括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的兴趣和内疚体验。(补充)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童年期的记忆容量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童年期的主要记忆策略:(一)复诵策略(二)组织策略(三)系列化策略

(四)巧妙加工策略(不是机械加工策略)

即要识忆的信息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需要运用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加工方式,使其变成活生生的“意义”。

二、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按皮亚杰的理论划分,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点是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并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6、7岁):特点是泛灵论;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思维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特点是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特点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

1、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思维类型变化的年龄。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发生在9~10岁。

(二)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从对事物的外部感性特征的概括逐渐转为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1)直观形象水平:指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有头无尾)

(2)形象抽象水平:指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既有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临渴掘井)

(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指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初步接近科学概括。(一毛不拔)

2、词语概念的发展

3、推理能力的发展

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小学儿童掌握逻辑推理规则表现在类别体系化和序列化两个方面(补充)。

(1)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形式。

(2)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

(3)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的一定关系,推论出其他也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事物,是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过程的综合。即先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过程。

小学生类比推理能力的特点:存在着年龄阶段的差异;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三)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

1、掌握守恒。

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有三种,即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

综合知识题:概念具有稳定性,并不因为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这也是守恒性的一种体现。

(四)自我中心和脱自我中心化

幼儿认知具有自我中心特点,童年期处于脱自我中心阶段,表现为认知发展机制的转换。8岁左右的儿童是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阶段。

第三单元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控制攻击、协调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

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二、道德的发展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即: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之前 )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行为的发展包括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也称利他行为。

2.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和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欺负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通常是力量占优势的一方对力量弱小的一方重复实施的攻击行为。

欺负行为的类型有三种: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

四、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童年期的社会交往主要指儿童与同龄伙伴的交往。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分为三种:

1、受欢迎的儿童:学习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

2、不受欢迎的儿童:有攻击性,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坏主意和恶作剧。

3、受忽视的儿童: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既不被同伴喜欢也不被同伴讨厌。

五、友谊的发展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一)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四阶段

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6~9岁:单向帮助关系。9~12岁:双向帮助阶段。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二)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幼儿多以这类因素结交朋友。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小学儿童的择友因素。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依据这类因素择友的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三)儿童人际交往的变化趋势

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之后则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

第五节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期(少年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在11、12岁~15、16岁。初中阶段。

第一单元青春期(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迅速变化是由激素分泌量的快速增加所决定的,包括整个身体的加速成长和性成熟两个方面。

青春期在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产生各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青春期(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一)少年期的短时记忆,又称记忆容量(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

初中生的记忆容量既高于小学生,也高于大学生,达到11.04±0.4,超过成人短时记忆容量(7±2)。

(二)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

(三)十五六岁达到最高峰,到十七八岁出现略有下降的现象。

二、思维的发展

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达到皮亚杰划分的形式运算阶段,能够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

(一)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2.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再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来检验假设,不断放弃不正确的假设,及时建立新的假设,从而使建立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能力逐渐提高并趋向成熟。

(二)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第三单元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按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飞跃期)。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十分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有很强的自尊心

二、情绪的变化

(一)青少年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

拉森发现:青春期早期,积极情绪较少,消极情绪较多;情绪的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多。到青春期后期,情绪稳定性增加,情绪起伏变化逐渐趋缓。

(二)情绪变化的特点

1.烦恼增多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3.经常出现难以控制的情绪波动,称为青春期躁动。

三、少年期的自我中心特点

幼儿期的自我中心现象是以自我感受、自我认知来理解他人感受和认知的现象。

少年期的自我中心可以用“独特自我”与“假想观众”来表示。

四、第二逆反期(反抗期)

第二反抗期的要求则是全面的,从外部因素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精神自主和人格独立(第一逆反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

(一)少年逆反期的表现

1.追求独立自主。

2.追求社会地位平等。

3.观念上的碰撞。

(二)反抗的主要对象

反抗的主要对象是父母,但也有迁移性。有时会将正确的也一起排斥。

(三)两个逆反期的异同

1.两个逆反期的共同点:

一是都要求独立自主;

二是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前者具有“长大感”,后者具有“成人感”。

2.两个逆反期的不同点:

第一逆反期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其重点是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他们的要求有许多是自己力所不及和不切实际的。

第二逆反期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的控制。但由于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性给他们带来许多困惑和危机。

第四单元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一、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属于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受损。

(一)网络成瘾者的主要表现

1.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

2.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良反应。

4.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二)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

2.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

3.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

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

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者与现实脱离联系等。

发病原因:

一是遗传因素所致。

二是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迅速带来的各种不适应、不平衡以及困惑和危机。

三是青春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失恋等诱因而导致性妄想等。

三、自杀倾向

自杀已是一个全球问题。我国已属于世界上高自杀率国家之一,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达28.7万人,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是我国全人群的第五位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第一死因。

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1.心理障碍。青少年自杀者中90%都有心理障碍,以抑郁最为常见。

2.家庭环境恶劣。

3.学校的强大压力。

4.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四、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违反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或从事各种违法行为等,属于反社会行为和犯罪。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比例比其他年龄段的人要高,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

1.有些家庭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2.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

3.青少年自身因素。

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青年期(成年初期)的年龄范围在17、18~35岁。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第一单元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二、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三、生活空间扩大

四、开始恋爱和结婚

关于爱情,包括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份;男女之间喜欢到极致就是爱情;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热恋中的男女都有强烈的利他倾向。

第二单元青年期的思维(认知)发展

青年期的思维能力进入成熟阶段。包括形式运算思维和辨证逻辑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帕瑞对青年期的思维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二元论阶段;2、相对性阶段;3、约定性阶段(认为两个相反的观点都可能是正确的)。

一、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因素

1.掌握知识的程度。

2.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影响着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3.个体思维品质的的发展。

二、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

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活动中把思维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监视、控制和调解的能力。

思维监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表示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思维监控是整个思维结构的统帅。思维监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其思维过程的效率和思维活动的结果。

第三单元青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的特点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2.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二)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比较)来认识自己。

二、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艾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社会角色的混乱是青年期的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每个人在青年时期都在探索并尝试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感,即自我认同感。

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而自我的整合和统一是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的过程实现的。

1.自我同一感危机

如果客体我与主体我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青年便难以确立自我形象,无法形成自我概念,引发现实我与理想我的矛盾冲突,从而导致自我同一性扩散或社会角色混乱,并造成自我同一感危机。

2.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马西亚提出四种方式)

(1)同一性确立 (2)同一性延续

(3)同一性封闭 (4)同一性混乱(扩散)

3、延缓偿付期

青年期是从不承担社会责任到承担社会责任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青年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求,而社会也给予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

这个时期被称为青年对社会的“延缓偿付期”,也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有了这种延缓偿付期,青年便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通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来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未来的职业,并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三、道德认知—道德推理的发展(柯尔伯格的3种水平,6个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从关心自己的需求到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为法律不是死板的的条文,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认为除了法律之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归纳如下:

第一,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第二,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并且难以实现。

第三,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顺序。

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中年期(成年中期)一般在35或40~60或65岁。中年期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又是从青年期向老年期的过渡期。

第一单元中年期的更年期

生理变化:男性更年期、女性更年期(更年期的年龄在50岁左右,可延续8~12年。女性更年期早于男性。)

第二单元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1.中年转换期

个体开始评价自己的生活,如果发现在自己的希望无法实现时,便会对工作、婚姻、信仰和理想进行修正,以获得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2.人生特殊时期

中年期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要求最多的时期

3.在家庭中的角色

古德尔认为,中年人最重要的任务是教育青少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维护家庭和谐。

4.充满挑战

中年人存在中年危机现象,即这个时期个体将经历身心疲惫、主观感受痛苦的阶段。

第三单元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思维的辩证性提高、实用性思维和具有相对性与变通性。

2.智力发展

卡特尔研究特殊智力与年龄的关系,提出成人智力的两种基本形式: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流体智力)。在青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呈上升趋势。

第四单元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中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关于自我概念

第一,自我是人格的核心。

第二,自我是第一“组织者”。

第三,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

第四,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水平

成年期的自我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一种水平:

1.遵奉者水平(少数成年人停留在这一水平)。

2.公平水平。

3.自主水平。

4.整合水平。(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这一水平)。

二、中年期的人格特征

(一)中年期人格结构具有稳定性,但不是绝对不变。

(二)中年期人格具有成熟性

具体表现为:

1、内省日趋明显。

2、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表现为更多地采用幽默、升华、利他主义等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3、为人处事日趋圆通灵活。

(三)中年期的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中年期的人格表现出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趋势。这种“男女同化”的人格被称为“完美人格”。

三、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认为,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分为两类: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

初级控制指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

次级控制指人类通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

初级控制是主动改造环境的行为系统,

次级控制是被动适应环境的行为系统。

研究表明,成年期的初级控制水平是稳定的,改变环境的能力基本保持稳定。次级控制水平的策略丰富而宽广。

按艾里克森的理论,中年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这里的“繁衍”并不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是指事业的发展。

四、中年人的职业发展

1、工作满意度。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都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2、工作绩效。对于依靠体力和反应速度的工作,中年期的工作绩效开始下降;对于依靠知识技能的工作,工作绩效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准。

五、中年人的人际关系:

中年人的人际关系最为复杂。其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密朋友关系和亲子关系。中年期朋友的数量要少于青年期,但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老年期(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或65岁以后的人生阶段,是人生的完成阶段。

第一单元老化的原因

变化理论:遗传学说、行为老化学说

社会理论:疏离学说、适应学说

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念

一、老年丧失期观(有缺陷)

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心理机能是不断发展的,而到老年期以后便开始衰退,进入一生获得的丧失期。

二、毕生发展观(也有缺陷)

由德国的巴尔特斯等人提出,其基本观点是:

(1)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中老年也在发展;

(2)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不一样。

(3)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

(4)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年龄、社会历史文化、个人因素,且三者之间相互作用。

科学的老年发展观应该在肯定老年心理基本变化趋势的前提下,对能够延缓老年心理衰退、助长心理机能发展的要素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科学地、正确地看待老年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

感觉是个体心理发展最早,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主要表现为感觉阈限升高,感受性下降。在各种感觉中,衰退最大的是视觉和听觉,其次是味觉、痛觉等其他感觉。

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

第一,老年人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衰退较慢。

第二,再认能力表现出逐渐老化现象,再认能力比回忆能力保持较好。

第三,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三、老年人的主要记忆障碍

老年记忆障碍在于编码储存过程障碍和信息提取困难(记不住和想不起来)。

对老年期记忆减退的解释:加工速度减慢和记忆容量变小是老年期记忆减退的根本原因。

第四单元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1、不安全感2、孤独感3、适应性差4、拘泥刻板,决断速度减退5、趋于保守6、回忆往事

心理适应:

心理准备、转化角色、体现价值、幸福和谐、深化友谊、避免逃避

洛阳心理咨询师培训,就选洛阳阳光培训学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